乡建院携百余村庄实战案例,“四两拨千斤”实现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 北京论坛”精彩回顾
“很多人问我,搞乡村建设,搞新农村建设,有没有捷径啊?郝堂村、张远村以内置金融为切入点一炮打响,就是四两拨千斤!人家千金拨不动四两时,你的服务才有价值!”
—— 中国乡建院院长 李昌平
“乡村振兴 北京论坛” 视频回顾
“农村改革从哪里开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赵树凯掷地有声的在2018乡村振兴·北京论坛抛出这样的问题:是从建设美丽村庄面貌做起?是用内置金融合作社方式将分散小农再次组织起来做起?是从政策理论研究做起?还是从培育农民文化自觉人格做起?
2018年11月10日“乡村振兴·北京论坛”,乡建院带着百十个乡村实战案例,与业内专家学者、乡村基层干部、企业带头人分别从理论政策、组织经营、文化本位、创新实践案例等多方面平行探讨与深度交流。
中国乡建院院长李昌平(左)与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徐祥临(右)
山西闻喜县县长黄亚平(中)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赵树凯(右)
原郝堂村支部书记、全国劳模胡静
中国乡建院院长李昌平(中)与合作伙伴
直面乡村最大的问题——农民和农民组织没有主体性,将农民有效组织起来,赋予其在乡村的主体位置,才是扎扎实实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也才是将农村发展的短板变成潜力板,将乡村建设成生物有机体的前提。
中国乡建院院长 李昌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 赵树凯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副院长何慧丽
原郝堂村支部书记、全国劳模胡静
中国乡建院副院长 胡晓芹
“圆桌对话”现场
从基层党组织出来、直言进谏过总理、当过记者编辑、又重新回到乡村一线做实验的中国乡建院院长李昌平,在中国广袤乡村调研后,最能真正直面乡村困境,提出扎实的组织村庄、建设村庄、经营村庄的方案。
在广大农村面对的组织无效和金融无效的“双重无效”困境下,李昌平院长提出“内置金融村社及联合社体系”为切入点,用合作金融的形式将农民重新组织起来,实现“内置金融、规划设计、社区营造、人才培训”的系统解决方案,“点面结合”、“软硬设计相配套”的真正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在全国数百个村庄开展不同面向的实验探索,形成了独树一帜、性格鲜明的系统乡建模式。
河南信阳郝堂村
系统乡建典范
郝堂村探索以“内置金融”发展为手段,遵守“资金互助促发展 利息收入敬老人”为原则,在村庄建设中没砍一棵树,保留原有村庄肌理,留住了乡愁,并建设了有茶文化特色的“郝堂茶人家”品牌。通过重建“三位一体”(经济发展、社区建设、民主治理)和“四权统一”(产权、财权、事权和治权)的村社共同体三大战略,增强村庄发展和建设的主体性实践手段。郝堂村进行了村庄修复,再造乡村教育,开展农村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的全过程,始终是中国美丽乡村“系统乡建”的典范。
11月8日人民网“看美丽乡村 庆改革开放”大型主题直播活动走进乡建院系统乡建的典范,直播首批获得住建部颁布的“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地”-河南信阳郝堂村。
湖北鄂州张远村
土地银行创新实验
乡建院协助张远村成立“梁子湖区中兴土地服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依法开展土地流转、房屋信托经营、资金互助服务,并提供农业技术、购销、加工、信息、咨询、养老、健康教育、环保教育、乡村旅游、水利等各种生产生活服务。成立初期,入社农田1500多亩,入社资金189万,吸收各种社员过百人,通过农地担保抵押实现贷款余额150余万。
2018年8月11日,CCTV新闻频道《新闻调查》栏目对张远村进行了全面报道。
山西忻州岢岚县
易地搬迁精准扶贫
中国乡建院山西忻州岢岚县项目自2017年2月启动,同年5月底完成了大部分建设工作。从设计施工到验收完成岢岚项目历经180天,集中建设77天,乡建院团队配合当地政府大力度、系统化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与政府、村民一起工作,为建设易地扶贫搬迁试点村奋斗,共同打赢了一场漂亮的脱贫攻坚战。
11月3日人民网“看美丽乡村 庆改革开放”大型主题直播活动将乡建院系统乡建中“美丽乡村建设和易地搬迁扶贫”的典范-山西省岢岚县宋家沟村进行了现场直播报道。
湖北武汉小朱湾
“三乡工程”发源地
小朱湾是童周岭村13个村湾之一。2017年1月,童周岭村入选住建部第四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名录。同年2月,时任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考察小朱湾时提出要大力推动“市民下乡”,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推动西农村发展。而后,以小朱湾为起点,武汉全面启动以“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为主要内容的“三乡工程”,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河南于庄村
“就地取材 朴门永续”复兴传统村落
2017年乡建院入驻于庄村开始整体规划,确立"太行山居民宿博物馆"为主题的建设思路,恢复水湾古渡,再现水磨、石磨、古井、水道、水车等人文景观,以陪伴协作的工作方法,配合乡镇、村干部和村民,指导规划设计和落地实施,配合乡镇、村干部和村民,打造成古韵流溢、花果飘香、康养休闲、具有地域风情的全域旅游示范村。
重庆坪上村
“共享共治 社区营建”的乡村公共空间
根据坪上村地理环境情况,遵循“环境教育与垃圾治理小闭环结合设计”的原则,将村庄小学改造与滨湖游线上一系列公共空间结合起来,让校园的环境教育课程可在滨湖的公共空间展开,激发村民与游客共同维护沿途环境的主体性,形成可以“共享共治”的乡村公共环境。
此外,根据社区营造团队制定的垃圾分类方法和培训动线增设公共空间的景观节点,在下湖主路、村民广场等位置规划建造出垃圾分类回收和雨水搜集花园等主题为主的环境教育景观空间,有助社区营造团队在此开展垃圾分类课程指导,引导游客在欣赏村庄与湖区的如画风景中参与到村庄湖区小闭环的垃圾治理中。
安徽太阳乡
精神承载空间和有尊严的乡间信仰场所
太阳乡位于霍山县安徽大别山深处主峰白马尖的核心景区,为了服务旅游产业,当地政府委托乡建院在此设计,其中财神庙是团队主动提出的设计之外的任务,希望通过“财神庙”微小设施的设计,为淳朴的民间信仰提供一处精神承载空间,和有尊严的乡间信仰活动场所。
新建财神庙的保留和延续不仅让村民有信仰中心,继续成为村民祈福求财的信仰场所,更成为访客与村民交流互动的空间,有了其唯独的公共属性。其外观的建造形式与新的祈福方式也刷新了居民对此类设施的认知,成为一处备受访客“瞩目”和“议论”的焦点,为民间信仰注入新的活力。
山西涧西村
依托清代古民居建筑蝶变的文旅示范村
涧西村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壶泉镇,属于县城北黄土丘陵区。作为山西省乡村提升工程之一,壶泉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委托乡建院对村庄进行整体提升设计,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为指引,在特色产业、基础设施、乡村文化、治理体制、生活水平等方面提档升级。
在涧西古堡更新项目中,中国乡建院初步探索了村庄整体营造的适用之道——根据村庄的资源禀赋制定适宜的产业规划,根据当地的气候和传统选用适合的材料工艺,根据村民的生活需求营造适用的空间场所。在保留清代古村落样态、延续传统乡风的基础上,形成集传统民俗、清代院落、当代设计、自然生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旅游村面貌,从“涧西村”蝶变为“特色涧西古堡”。
山东东庄村
“人本设计 房木共生”的诗意栖居乡村
2016年,中国乡建院介入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提出“以房养老”理念,在集体用地上统一建设舒适的养老院、将部分老人房屋腾挪出来改为精品民宿,实现“村内老人有所养、城市游客有所居”的双向效应。在整体规划设计上,运用“人文设计 房木共生”的理念,在充分尊重独有的乡土自然、人情社会的前提下,运用设计手段,将建筑、景观、自然与人的行为串联起来,达到村庄内人景共生的状态。精品民宿、火塘、乡村舞台、游客服务中心、餐厅、厕所、村标、公共景观、娱乐设施与层叠山谷、淙流溪水、开阔田野、芳草古树交相呼应,人在其间可行可望、可居可游,拥有在大地上诗意栖居的可能。
贵州中关村
“内置金融 精准扶贫”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中国乡建院作为桐梓县农村综合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实施指导战略合作伙伴,为“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建设、农发行改善人居环境项目提供顶层设计、内置金融村社体系建设、规划设计、项目管理、在地人才培养及社区营造等服务。
2017年5月乡建院社区营造团队进驻中关村,通过儿童教育、文化活动、环境教育等推动社区活化,协作乡村运营,挖掘和培养在地骨干,使得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乡建院百余村庄项目分布图
乡建院百余村庄实践案例,给出了以“内置金融村社及联合社体系”来组织激活农民主体性为切入点,同步进行规划设计、社区营造、人才培训、内外部资源衔接的多种振兴模式的组合可能性。“郝堂村、张远村证明了合作金融就是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体制机制”,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徐祥临表示,“破解了多年来小农经济、到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后,农村还没搞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不了的难题”。
图文 / 乡建院
视频 / 张犁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方图片阅览